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图片新闻
【楚法·普法强基】护蕾:以法为桨 护你扬帆远航
分享到:
  发布时间:2023-06-05 09:25:01 打印 字号: | |

以法化人

润物虽无声

却能滴水穿石

与法“童”行 护蕾花开

楚雄市法院秉持“护蕾”初心

通过多元化法治宣传活动

守护每一位少年的你


“犯罪离我有多远?”

“守法法如伞、违法法如剑。你们是社会的未来,想要将来有扛起责任、实现梦想的能力,就要从现在开始,有明辨是非、守住底线的坚决。无需谈“犯罪”色变,要做的就是看清它、远离它,望你们向上向善,心中有法,行为有度,拥抱美好的明天!”

楚雄市刑事审判庭庭长文美惠走进北浦中学,以未成年人吸食毒品、聚众斗殴、寻衅滋事、校园欺凌等触目惊心的犯罪案例为切入点,为孩子们讲解了校园暴力、盗窃、诈骗等相关法律法规、犯罪后果和自我保护措施,引导其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,筑起“保护墙”。


一堂令人难忘的“夜间法治课”

为了巩固学习成果,楚雄市法院法官杨智晶利用夜间自习时间,为实验中学附属学校全校师生带来了法治礼包——《段莉萍普法讲堂》。该系列专题普法宣传片将严肃、枯燥的法律知识,凝结成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普法案例,让孩子们愿意听、听得懂。


“有游戏、有故事、有法律,真棒!”

楚雄市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秦晓燕、书记员张慧走进楚雄市鹿城幼儿园,为师生们讲授新修订的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。

结合生动形象的ppt,秦晓燕首先从法律和幼儿的联系入手,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、学校、社会、司法、政府和网络的六大保护。接着通过视频情景剧、学唱自护歌、你问我答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互动方式,让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,明白何为隐私部位,学会分辨和防范性侵害,当遭遇不法侵害后如何开展自救、如何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。


“帮信罪”情景剧 在这里首演!

法官老师说: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将被追究刑事责任!”

小演员说:我们要知道,帮信罪是不能触及的,以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借卡的陌生人,一定要对他坚决地说不!

小观众说:案件中的小李为了蝇头小利帮助不法分子,最后被判刑还被处罚金,得不偿失。我们一定要小心放学路上的陌生人,不然很有可能一不小心走上犯罪道路!

楚雄市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秦丽来到北浦小学,开展了一场“情景剧场+模拟法庭”的普法活动。由五年级学生排练出演的“帮信”小短剧,讲述了学生小李在放学途中受不法分子金钱诱惑,出借银行卡最后沦为“帮凶”的故事。幽默的剧情和生动的演绎,为在场100余名师生还原了“帮信罪”犯罪分子使其一步一步成为“帮凶”的过程。


用“案中人” 警醒“梦中人”

庭审是最生动的法治课堂,案例是最鲜活的普法教材。楚雄市人民法院邀请66名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走进法庭,“沉浸式”旁听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庭审,通过真实的案例揭露“帮信罪”基本特点,“零距离”向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。


“叔叔阿姨,我的笔记都记满了!”

稚嫩的字迹中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,却密密麻麻写满了法治的“关键词”。


烈日下、寒风中,每一场送法进校园对法官而言,最好的回馈是同学们将所学的法治知识牢记于心,明白学法、知法、守法、用法的重要性,成长为有底蕴、有才华、有理想、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。


共育共护 法官提醒“依法带娃”

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,孩子真正的“启蒙教师”就是自己的父母!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、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,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,家庭教育在人的启蒙教育和终身教育中,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。


楚雄市人民法院与楚雄市北浦小学组织开展“送法进万家 家教伴成长”家庭教育促进法线上宣讲活动,引导家长们切实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,科学育儿、“依法带娃”。

乘法之春风,沐国之花蕾

“护蕾”没有终点

每一朵“花蕾”都应该被呵护

每一个未来都值得被守护

楚雄市法院围绕未成年人法治需求

持续通过普法宣讲

提供精准的法律宣讲服务

用好用活法治课堂、模拟法庭

等多种法治宣传方式

让法治之花在校园绽放

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

 
责任编辑:倪晓钰